从南浔顾氏家族的源头讲起,到顾乾麟创办奖学金的初心,再到一代代“叔蘋人”如何接力、发扬这项事业……16日晚,以“叔蘋奖学,薪火传承”为主题的新书《“得诸社会,还诸社会”——叔蘋奖学金的百年传承》在2025上海书展亮相。作为我国民间创办历史最长、授奖学生最多、设置学校最广的奖学金之一,叔蘋奖学金以爱国实业家顾乾麟的父亲顾叔蘋的名字命名,自创办起,惠及万余名学生。
【一代代“叔蘋人”接力发扬】速盈所
该书共五章,内容扎实、情感真挚,为一段真实的历史留下了一份可靠的记录。叔蘋奖学金管委会主席顾家麒通过视频表示,该书虽然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但仍期望给读者带来未来的希望,因为叔蘋奖学金还在继续传承下去,叔蘋奖学金得奖同学的作为和贡献还在继续。
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说,叔蘋奖学金致力于培养“正直、善良、有益于社会的人”,它让我们看到,教育的根本始终是塑造“人”。它背后是几代人的持续投入,还有万余名学子的真实人生。它所遵循的“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理念速盈所,在新时代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叔蘋奖学金,被誉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希望工程”。1939年,爱国实业家顾乾麟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上海创立叔蘋奖学金。自1986年续办,叔蘋奖学金先后奖励学子万余名,不仅帮助学子实现求学梦想,更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为了梦想、为了国家而不懈奋斗。
【公益力量与教育事业同频共振】
从战火纷飞中播撒希望,到新时代培育栋梁,叔蘋奖学金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书中记载的每一位获奖者故事,都是“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理念的生动实践。他们之中,有的成为科技前沿的领军者,有的扎根基层服务民生,有的倾力反哺教育事业……
该书是“申光计划”丛书系列推出的又一部力作,由王荣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全书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历时最久、受惠最众、设校最广”的叔蘋奖学金背后的故事与精神。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顾红亮说,新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公益力量与教育事业同频共振、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画卷。
值得一提的是,30年来,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助力叔蘋奖学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看来,叔蘋奖学金很特别,有理念、有思想、有精神、有制度、有故事、有传承。最好的传承不是财富的传承,而是事业的传承、精神的传承。向善而生,逐光而行,不忘感恩、铭记奉献,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心支持教育发展,共同谱写新时代“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动人篇章。
当日速盈所,来自“天使知音沙龙”的自闭症儿童带来了精彩的管乐展演。这些小朋友也是“叔蘋蓝丝带奖学金”的获得者。“叔蘋蓝丝带奖”由上海叔蘋同学会与上海曹鹏音乐中心协商,并由上海叔蘋同学会出资设立,旨在鼓励和支持上海曹鹏音乐中心的孤独症教育事业。现场,上海市曹鹏公益基金会名誉副理事长曹小夏向顾氏家族代表送出象征传承与感恩的指挥棒。
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